国产飞机密集起飞 批量生产拓宽航迹

国庆期间,国航与南航的首架C919国产客机加入了商业航班的行列,紧随东航的脚步,标志着国产大飞机步入多用户并行运营的新纪元。在此之前,国产支线飞机ARJ21已率先进入国际市场,当前由8家国内外运营商共同执飞。这两款机型均出自中国商飞之手,其身后凝聚着众多零部件与原材料供应商的智慧集成。

随着接收国产飞机的航空公司数量不断增长,中国商飞正迈向规模化生产阶段。产量的攀升预示着更多零部件和原材料企业将有机会参与到国产飞机制造的巨大市场中来,共享行业发展的红利。

C919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与中短程新型涡扇支线飞机ARJ21,正逐步拓展其航线网络。国航与南航的C919主要服务于京沪、京杭及穗沪、穗杭之间,每日执行四段飞行任务,与东航C919初期运营相比,展现出更高效的使用率。东航C919在过去一年里,安全飞行时间超过1万小时,执飞航班逾3700班,运送旅客超过51万人次,航线也延伸至更多城市。

与此同时,ARJ21飞机已在国内外多条航线上活跃,包括印尼在内的海外市场亦可见其身影。多家中国航空公司利用ARJ21开辟了新疆、内蒙古等地的航线,而印尼的翎亚航空则用其连接岛屿间的交通。

据统计,ARJ21的数量在支线飞机中显著增长,其频繁现身于蒙内、疆内航线,新疆伊宁成为热门起降点。随着国航、南航及金鹏航空等计划年内接收更多C919,中国商飞的生产压力随之加大,预计今年将交付约10架C919,尽管这一数字与空客、波音的年度交付量尚有差距,但中国商飞正稳步提升产能,规划未来五年C919年产能可达150架,并着手扩建生产线以应对批量生产的需要。

国产大飞机的发展不仅是中国航空工业的里程碑,也是对整个产业链的深度整合与升级。从原材料到零部件,众多本土企业如宝钢股份、中航西飞等积极参与其中,形成了紧密的产业链条。随着技术进步和国产化率的提升,国产大飞机产业链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万亿元级别,为相关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国产大飞机的崛起,不仅展现了中国航空制造业的实力,也为全球航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预示着中国在全球航空产业链中的角色日益重要。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

- -